醫院到社區 關懷無縫接軌
2015-07-27 | 蕭惠玲未來之路 全方位陪伴
「這是一堂震撼的『生命教育』課程,驚嚇到整個社會及無數的家庭。」臺北慈濟醫院社工吳芳茜如此形容八仙粉塵爆炸事件。她提醒志工在陪伴前,自己的心態須先建立,若有壓力要找人訴說,那是一種減壓也是抒壓,否則無法陪孩子走長遠的未來之路。
自6月27日發生八仙粉塵爆炸事件,造成很多家庭的不幸,傷者未來之重建路漫長而艱鉅,非常需要有心有願的志工長期陪伴,做到醫院至社區的無縫接軌、落實關懷、長期陪伴,為傷者家庭找尋希望,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。
吳芳茜以專業經驗分享投入關懷的人員需認知「要同理不同情」、「家屬傷者擔心害怕什麼」、「未來怎麼辦」、「回到職場怎麼辦」等生活、心靈層面的問題,鼓勵傷者先接納自己,勇敢往下走;另外考量每個家庭的功能,在志工角色的部分,不做任何承諾,志工補其不足,使每個家庭有足夠的力量往前邁進。
深化同理 家屬是家人
「我們是把傷者、家屬當成自己的兄弟姊妹,每天到醫院陪伴互動的。」志工游美雲細數著近一個月時間,在松山醫院與家屬建立的信賴情感。燒傷病患有其特殊性,對於自信心的重建是很困難,志工愛的接力,將是他們最大的依靠,游美雲強調如何用同理心做好無縫接軌,應該以家人的心情投入關懷行列,彼此才能建立起信賴感。
訪視志工必須認知未來的日子裡,傷者必須忍受痛及復健的煎熬,大家如何做到拔苦與樂,不只侷限在言語上,可以針對個案的不同與需求,創造另外的注意力和價值觀,結合多年訪視經驗,用同理心來引導。
院訪志工郭玲伶以在醫院陪伴罹難者林同學的家屬狀況做分享,「林同學的爸爸在4月才往生,所以當他在醫院搶救時,媽媽傷心欲絕不吃不喝,志工每天到醫院關懷,總是貼心地泡好五穀粉,請她一定要喝,也和林媽媽建立LINE的溝通方式,並隨時和她的友人保持聯繫。」
林同學往生當天,林媽媽來電告知郭玲伶孩子的情形,緊接著四十位志工助念陪伴,精進組志工也說明需為孩子辦理的各項佛教禮儀,媽媽客氣感恩有大家的關懷,才不致手足無措,郭玲伶分享的團隊關懷就是全人、全程、全家之全方位精神的陪伴模式。
社區關懷 安生又安心
志工李秀鳳以家屬的心情,專程前來分享,她的兒子陳奕修在九歲時,因科學實驗營遭遇燒傷,有百分之九的燙傷面積,位置在脖子上,她形容那傷口如爛泥般,歷經兩次清創、三次植皮,並積極把握黃金復健期,不讓燙傷部位產生攣縮,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家人瀕臨崩潰。
面對皮膚燒燙傷痕,陳奕修從不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,還貼心告訴家人,外表的美是短暫的,內心的美才是最重要。他努力的學習跟平常人一樣,朝著目標和理想邁進,目前正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。
李秀鳳分享在陪伴過程中,引導兒子練打羽毛球,藉運動把身體經絡拉開,她說:「這不只是一種復健,也轉移注意力,未來我們應該要學習針對每一個個案的不同與需求,長遠細則做規劃。 」
宗教室同仁許美雀也從社區關懷面說明,這是慈善長期關懷專案,需有社工及志工的合作努力,才能做到安生、安心的關懷人文,是未來努力之方向。所以社區需要有心、有願的訪視及輔導經驗的受證慈誠、委員、慈青、教育及人文真善美等人員,組成全方位的團隊。
許美雀也提醒眾人首要先了解傷者的鄰居或親戚是否有慈濟人,邀請設定為關懷成員之一;再者是社區訪視成員與院訪團隊的接軌,會同一起到醫院做關懷,慢慢接軌到出院落實社區。
最後,家訪關懷層面要有居家安全、生活、助學、復健到心靈關懷的需求,慈濟人應秉持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的精神,用心關懷陪伴每一個受創的身心,給予溫暖的依靠。
說明會現場,院訪志工逐一領取意為心能安則福即富足的「福富足妙音」播放器,大家練習操作,企盼能盡快送到家屬手上,讓傷者及家屬逐漸將心安定下來。
「傷者在醫院是緊急治療期,皆有院訪志工做關懷陪伴,但事件已近一個月,漸漸有傷者出院回家,如何讓傷者回到社區的關懷,社區訪視志工如何接棒,大家要朝向此目標前進。」一直在臺大醫院陪伴的呂梅英分享,未來的陪伴也許兩、三年,也許四、五年,甚至更長的日子,這也是慈濟人應有的責任和使命,透過說明會讓大家建立起健康正向的心態。
傷者復健之路的變數很大,出院才是復健的開始,讓院訪志工與社區訪視人員做好接軌的陪伴,共同為年輕生命及無數的家庭,繼續加油努力。【更多內容,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】
(文:蕭惠玲 臺北市報導 2015/07/23)